• <noscript id="xof0p"></noscript>

  • <ruby id="xof0p"></ruby>
      <ruby id="xof0p"><table id="xof0p"><thead id="xof0p"></thead></table></ruby>

      how to
      photograph
      birds

      捕捉飛行的最佳時機

      正如我們在之前的課程中所學習的,將“AI伺服AF”與“拇指AF”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拍攝鳥類飛行照片的成功率。在本節應用篇中,我們將講解拍攝鳥類飛行照片的技巧。

      圖像
      大雁
      大雁
      大雁
      放大

      在伊豆沼周邊地區,大雁經常成群結隊地飛行前往覓食地點。這張照片就是以雪山為背景拍攝的飛行的大雁群。對焦方面使用了“區域AF+AI伺服AF”來集中對大雁群的形狀、翅膀位置等進行了連拍,之后選出了其中最佳的一張照片。

      攝影數據
      • 光圈:F5.6
      • 快門速度:1/2500秒
      • ISO感光度:400
      • 曝光補償:0
      • 焦點距離:255mm
      • 單反相機(APS-C尺寸)

      拍攝飛行鳥類的訣竅在于"定位對焦"技術

      圖像

      將焦點對準一只飛到眼前(近處)的野鳥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使用超長焦鏡頭時,即便是性能再強的AF系統也無法做到這一點。不過,拍攝一定距離外的飛行鳥類倒并非難事。
      其訣竅就是通過“定位對焦”預先做好準備。提前進行"定位對焦"后能夠更容易地在取景器中發現野鳥,然后快速進行對焦。


      什么是定位對焦

      定位對焦能夠大致預測野鳥的飛行位置,并提前將焦點對準附近的建筑物和樹木。當野鳥飛到進行過定位對焦的建筑物和樹木附近時,取景器中會清晰或模糊地顯示出野鳥的身姿。此時再次將焦點對準拍攝對象,在自己需要的合適大小及構圖位置進行連拍,這樣就能夠很好地拍攝到野鳥飛行的姿態。

      1 進行“定位對焦”,預測野鳥的移動并將焦點對準附近的建筑物和樹木

      圖像

      2 野鳥飛來后,使用AF框進行取景并通過 “AF-ON 按鈕”對焦點進行微調,然后按下相機快門

      圖像

      推薦用于定位對焦的AF方式

      此時,如果將相機設置為了在平面上進行對焦的“區域AF”“大區域AF”“自動選擇AF”中的任一種對焦方式的話,就能在平面上捕捉到拍攝對象從而降低拍攝失敗的幾率。但是,如果背景不是天空的話可能會無法很好地進行對焦。

      • 圖像
        區域AF
      • 圖像
        大區域AF
      • 圖像
        自動選擇AF

      當飛行的野鳥進行水平移動時

      圖像

      雖然禿鷹看似在空中靜止不動,但其實它正在正常地飛行。如果它進行橫向水平移動,那么就是筆直地向前飛行,這時就能比較簡單地進行對焦。(不過可能會拍攝到幾十張類似的照片。)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2500秒
      ISO感光度
      800
      曝光補償
      0
      焦點距離
      700mm
      單反相機(APS-C尺寸)
      • 禿鷹
        禿鷹
        禿鷹
        放大
      • 禿鷹
        禿鷹
        禿鷹
        放大
      • 禿鷹
        禿鷹
        禿鷹
        放大

      飛行的野鳥從正面接近時

      圖像

      一只白尾雕正朝你飛來。這種類型的拍攝對象很容易使用AF功能進行對焦。相比使用三腳架拍攝,手持拍攝能夠更容易地追蹤到隨機移動的拍攝對象。進行手持拍攝時,請設置盡可能快的快門速度以防止手抖。此時建議使用1/2000秒以上的快門速度。即便使用連拍來追蹤拍攝對象,最好也要在拍攝對象從頭頂掠過、露出背影(有時也稱為"拍屁股")之前完成拍攝。

      光圈
      F11
      快門速度
      1/2000秒
      ISO感光度
      800
      曝光補償
      0
      焦點距離
      700mm
      單反相機(全尺寸)
      • 白尾雕
        白尾雕
        白尾雕
        放大
      • 白尾雕
        白尾雕
        白尾雕
        放大
      • 白尾雕
        白尾雕
        白尾雕
        放大
      • 白尾雕
        白尾雕
        白尾雕
        放大

      column戶塚教授專欄


      挑戰!移攝

      拍攝鳥類飛行的照片時我們通常會使用"高速快門"來捕捉鳥類瞬間的運動。與此相反,表現流動背景的拍攝方法則被稱為"移攝",即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來表現出動態感。
      我拍攝時主要使用1/60秒的快門速度,快的話會用到1/125秒和1/250秒,慢的話則會用到1/15秒和1/30秒。移攝的訣竅在于將鏡頭平行于拍攝對象進行移動。通過鳥類飛行時的移動和快門速度的差異能夠拍攝出給人印象截然不同的照片,因此我建議無論如何都要多拍幾張。
      進行移攝時,可以使用Tv(快門優先AE)模式并設置好快門速度。曝光方面,將曝光值調整至比標準值低一檔左右能夠改善色彩通透度。雖然可能會出現對焦不準等情況,但此時應盡量表現出動態感,而不是擔心對焦或抖動。

      丹頂鶴
      丹頂鶴
      丹頂鶴
      放大

      我以1/15秒的快門速度拍攝了丹頂鶴。這里我選擇了兩只丹頂鶴重疊在一起、翅膀運動表現出了同步感的一張照片。進行移攝時,為了降低快門速度通常需要調小光圈(增大F值),這樣景深會更深,運氣好的話還能拍到對焦到眼睛的照片。

      光圈
      F16
      快門速度
      1/15秒
      ISO感光度
      100
      曝光補償
      0
      焦點距離
      500mm
      單反相機(全尺寸)
      大雁
      大雁
      大雁
      放大

      雖然設定的景深較淺(光圈F9,快門速度1/40秒),但還是很好地與其中的一只大雁進行了動作同步,在令大雁的面部清晰可見的同時還表現出了翅膀的躍動感。除了背景色彩的流動外,照片的獨特性也是移攝的魅力所在,沒有兩張照片是完全相同的。

      光圈
      F9
      快門速度
      1/40秒
      ISO感光度
      200
      曝光補償
      -1
      焦點距離 等效
      1120㎜
      單反相機(APS-C尺寸)

      實際拍攝

      我發現海鷗正在河岸上飛翔。由于附近有一座橋,我在橋上進行了定位對焦后通過取景器觀察,很容易就發現了這只鳥。之后我在追蹤海鷗的同時使用"AF-ON按鈕"對焦點進行微調,在兩只海鷗排成一排時拍攝了照片。

      • AF操作:AI伺服AF

        拍攝設定
        AF操作:AI伺服AF
        測距區域:自動選擇AF

      • 海鷗(學生拍攝)
        海鷗(學生拍攝)
        海鷗(學生拍攝)
        放大
        光圈
        F10
        快門速度
        1/800秒
        ISO感光度
        800
        曝光補償
        +2
        焦點距離
        210mm
        單反相機(APS-C尺寸)

      戶塚教授評語

      這太令人吃驚了。你居然拍到了這么精彩的一幕。通過提前進行定位對焦能夠很快地將焦點對準一只海鷗,然后在連拍時碰巧拍到了另一只海鷗飛過來的一瞬。在拍到了這樣精彩的一幕后,我相信你今后一定會沉迷其中。

      99re岛国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一区_国产97色在线 | 日韩_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

    1. <noscript id="xof0p"></noscript>

    2. <ruby id="xof0p"></ruby>
        <ruby id="xof0p"><table id="xof0p"><thead id="xof0p"></thead></table></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