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宣揚,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壹城壹非遺”等項目,用影像技術助力中國傳統文化的記錄、保護和傳承。同時推動現代科技與非遺技藝的融合,助力雙鉤書法、竹刻、湘繡、版畫、云南甲馬等非遺技藝煥發新生,為傳統非遺文化的傳播做出佳能貢獻。
2009年,佳能“影像?文化印跡”項目正式啟動。佳能(中國)的“非遺影像保護項目組”一次又一次深入少數民族聚居區,用影像記錄正在面臨消逝的人類文化遺產,為記錄、存留傳統技藝以及研究和傳承文化技藝建立了一個可視化的影像數據平臺,并將這些影像和視頻數據庫捐贈給國家機構,同時面向公眾進行展出和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記住非遺,為后人能夠感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而默默地貢獻著力量。
2009年-2013年,佳能非遺保護項目組用先進的影像技術,記錄了羌族、苗族、白族、傣族、彝族、壯族、黎族、納西族、漢族9個民族的21項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非遺項目,拍攝照片7.8萬多幅,視頻1300多小時,累計數據量7TB,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數據。
佳能團隊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
羌族-羌秀
苗族-苗銀
白族-扎染
2014年,佳能(中國)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號召,在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啟動“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旨在用影像去記錄和傳承絲路沿線珍貴的文化印記。到2016年,我們先后走過了陜西、河南、甘肅和新疆,開展了文化采風、文化影像交流以及影像征集活動,共征集到照片3萬余張,優秀作品300多幅,用影像重現新絲路的人文與歷史,詮釋絲綢之路文化之美,保護和弘揚全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
影像發現絲路之美網站:http://www.safemetaworld.com/special/silkroad/
河南-唐三彩
甘肅-敦煌
陜西-秦腔
新疆-木卡姆
2017年4月,為讓更多的人感受從古至今“一帶一路”上中西文化、經濟、藝術、宗教交融共生的印記,佳能(中國)主辦的“影像重現絲路之美”佳能公益攝影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廳開啟,展出的百余幅作品均選自于“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公益文化保護項目產生的近3萬余幅珍貴影像。
“影像重現絲路之美”佳能公益攝影展
佳能(中國)探尋中華大地各個區域的文化傳承故事。深入走訪城市的非遺技藝,帶著科技的力量向大眾呈現了傳統非遺文化的傳承如何在現代打印技術中煥發新生。使更多年輕人走進非遺,了解非遺。在這些故事里,有矢志不渝的非遺匠人、有致力創新的非遺傳承人、還有各行各業正在與時俱進地參與非遺保護與創新。
壹城壹非遺
佳能(中國)將影像技術優勢與文化遺產記錄相結合,通過“影像守護文化遺產”項目,利用影像技術助力中國文化遺產的記錄,保護珍貴的文化遺產。
詳情請點擊:佳能影像守護文化遺產(photofans.cn)
守望敦煌 瞰千年華美莫高窟
2023年6月14日,佳能(中國)攜手陜西歷史博物館,啟動了以旨在普及文化保護及影像知識、促進交流的“影像守護文化遺產”活動
在文化保護的過程中,佳能深知無法單純依靠自身的努力而實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播和傳承,建立一個影像文化數據庫還遠遠不夠。為此,佳能通過長時間的探索,逐漸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即提供一個平臺,整合政府、傳承人、公眾、媒體人、公司的力量,提供影像技術和設備支持,為文化保護的記錄、傳播、推廣貢獻一個良性的生態圈。
佳能(中國)“文化保護”生態圈
本網站包含一部分廣告/市場推廣等內容,敬請知悉。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公司電話:010-85139999